# 併購指南

併購過程中不可缺席的5類專業顧問:各自功能解析


發布日期: 2025-08-10
企業併購(M&A)不只是談判桌上的價金攻防,更是一場牽涉資源整合、法律把關、財務健康、稅務優化,以及市場價值重塑的綜合戰役。成功的併購背後,必須有一支專業的顧問團隊,充分發揮各自的專長,協助企業主避開陷阱、抓住契機,讓交易「不僅成交,更能創造最大價值」。
好氏資產管理多年服務經驗顯示,財務顧問、法律顧問、會計師、稅務顧問、鑑價師五大專業角色,缺一不可;本篇將深入解析各顧問在不同併購流程階段扮演的關鍵功能,並結合台灣及國際案例、實務分工細節,協助你企業併購專案部署最堅強的協作團隊。
 

併購專業團隊組成介紹
M&A的專業服務團隊,通常由下列五大顧問構成:
  1. 財務顧問(Financial Advisor)
  2. 法律顧問(Legal Advisor)
  3. 會計師(Accountant)
  4. 稅務顧問(Tax Advisor)
  5. 鑑價師(Appraiser/Valuator)
每一角色皆針對企業併購過程中的不同環節發揮專長,但五者間的分工不是「各自為政」,而是「聯合攻防」。
以好氏資產管理的服務模式舉例——併購專案啟動時,財務顧問主導企業價值盤點和併購策略設計,律師跨域把關交易結構和法規符合,會計師審閱財報和組織董監事議事,稅務顧問規劃最優稅負結構,鑑價師則負責標的定價、資產價值鑑定。五方聯席、各司其職,確保交易從策略規劃、稅務結構、法規適用、價格談判到交割整合環環相扣。
 

各類顧問職責一覽

一、財務顧問(Financial Advisor)
主要職責:
  • 併購策略設計及交易架構規劃
  • 企業價值評估及標的搜尋
  • 作為買賣雙方交易溝通橋梁
  • 盡職調查主導(財務面與現金流分析)
  • 協助談判、融資設計、合約條件建議
實務案例:
某家台灣科技企業為切入新領域,委託好氏資產管理作財務顧問。透過現金流預測、競業分析,商品化建議,以及初步標的搜尋,成功鎖定最合適收購目標,並在議價階段主導談判方向,幫企業「買在合理、價值最大化」。


二、法律顧問(Legal Advisor)
主要職責:
  • 起草、審閱所有交易合約及法律文件
  • 法規符合性檢查,包含公司法、公平交易法、證券法等
  • 標的盡職調查(法律瑕疵、訴訟、知識產權、人事)
  • 合約條款設計:保證承諾、賠償違約、競業禁止等
  • 協助主管機關申報(公平會、經濟部、勞動單位…)
實務案例:
某醫療集團跨區併購,法務顧問協助細查目標公司的訴訟紀錄、勞動合約、專利所有權,並在合約中加入保證條款,有效協助買方避開隱藏法律風險。


三、會計師(Accountant)
主要職責:
  • 企業財報審查及帳目重整
  • 評估公司資產、負債、現金流健康狀況
  • 指導財務資訊揭露與作帳規範
  • 支持稅務規劃與評價報告編製
  • 併購後整合(PMI)財會流程設計建議
實務案例:
一中小型製造業間併購,會計師協助調整目標公司財報,排除不合規作帳與爭議帳款,優化交易架構,使買方順利獲得銀行融資。


四、稅務顧問(Tax Advisor)
主要職責:
  • 評估交易相關稅負:所得稅、營業稅、土地增值稅、資本利得稅
  • 策劃節稅方案(股權架構設計、資本重組、交易分拆)
  • 承辦稅務查核、協助申報
  • 出具稅務法律意見報告
  • 併購合約內稅務條款設計
實務案例:
一家新創公司出售經過好氏資產管理稅務顧問事前籌劃,成功善用公司分割條例與利得遞延,極大降低出售稅金支出,交易後資本配置也更靈活。


五、鑑價師(Appraiser/Valuator)
主要職責:
  • 客觀評價交易標的(公司總值、特殊資產、市場價值)
  • 協助財務顧問及買賣雙方設定合理交易價錢
  • 出具資產鑑價報告用於融資、稅務及合約依據
  • 協助特殊資產(如專利、不動產、品牌)定價
  • 跨境併購協助國際評價認證
實務案例:
一國際投資人併購台灣高科技新創,由鑑價師協助技術專利價值客觀評估;買方據此與賣方建立共識,成功理性談判,避免支付不合理溢價。
 

引進專業顧問的最佳時機
1. 策略啟動期(併購前期)
  • 財務顧問與鑑價師先行盤點企業現狀、目標設定、初步搜尋標的。
  • 法律顧問初步審查股權架構、潛藏法律風險。
2. 盡職調查期
  • 五大顧問團隊齊上陣,全面調查目標企業的財務、法律、稅務、資產。
  • 資訊揭露、並出專業意見報告。
3. 談判與合約簽署期
  • 財顧設計價格談判策略,法顧主導合約條款設計,稅務顧問協助稅負分析,會計師提供財報依據,鑑價師報告支持價金協商。
4. 交割與整合期
  • 五方顧問協同監控交割流程、法律風險、稅務申報、財會整合(PMI),配合產業環境與跨境規範,保障企業無縫併購。
案例分享:
好氏資產管理一個台灣新創收購案中,事前就由顧問團隊完備各階段分工。交易過程中識別出稅務黑洞與合約漏洞,提前補強避免重大損失,最終交割迅速,融資與市場整合皆超標,證明團隊分工的重要性。
 

專業團隊如何協同合作
M&A並非顧問單打獨鬥,件件都是「團隊運作」。專業協同合作分三大心法:
  1. 資訊共享、分工細緻
    • 盡職調查、標的評估、法律查核、稅務規劃,由財顧負責專案整合,由五方各自領域深入調查,但形成資訊快速交流。
    • 例:財務顧問主導啟動會議,法務協助審合約,會計師賦予財務資料披露合理性。
  2. 即時溝通與決策支援
    • 做到各階段專案小組會議,視狀況即時調整策略(如交易結構或稅務方案),避免分工孤島。
  3. 共同設計風險控管機制
    • 合約條款協同設計,法律和稅務雙重把關,財務顧問統籌談判與分攤台面外的疑慮與風險。
好氏資產管理專案小組為例
我們協助客戶從目標設定起導入全專業團隊,確保每一環節無盲點。由於協同運作順暢,客戶可一次性解決法規、稅務、財務、評價所有難題,交易風險顯著降低。
 

選擇對的顧問的建議
正確選擇顧問,是「併購成敗的起點」。
好氏資產管理團隊整理下列判斷及選擇建議,供企業主參考:
  1. 檢查顧問專業資歷與產業經驗
    • 顧問有無實際併購專案經驗,與本業產業深度理解。
  2. 瞭解服務範圍與分工細節
    • 有無明確分工、時程及報告產出。
  3. 評估溝通平台與團隊聯繫效率
    • 是否能即時反應專案變化,提供多重管道(會議、即時訊息)。
  4. 比較顧問費用與回饋機制
    • 固定費率、成功酬金、專案包裹型,各有差異,企業主須根據規模與交易複雜度調整。
  5. 重視全方位跨界能力與協同操作
    • 選擇能跨足法律、財務、稅務、評價全方面的團隊,比單一顧問更有整合力。
 

併購成功關鍵,在於專業顧問團隊的深度協作
企業併購不是孤軍奮戰,更不是單靠「經驗法則」就能成功。策略設計、法規符合、資產評價、稅務規劃、價金談判、交割整合……皆需多領域專家協同合作,才能讓每份交易不僅安全,更能創造最大價值。
好氏資產管理擁有完整併購顧問陣容,不論買賣雙方、中小企業、大型集團或新創,皆能量身打造專案方案,一站式解決法律、財務、稅務與價值評價所有難題,成就完美併購。